政府信息公开

2022年政府工作信息第二十六期

发布时间:2022-09-20

杜岗村“三百园”里的乡村产业发展实践

 

寨河镇岗村以“三百园”建设为突破口,因地制宜,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动农旅融合,蹚出一条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子

一、盘活土地资源,搭建“百果园”。

一是集散结合,激发土地活力。盘活土地资源建设经济林群力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00余亩日本甜柿、软籽石榴、熟黄肉桃等经济树苗布局、拓展“林产业”链条。二是立体种植,提升综合效益。依托辖区资源禀赋推行“林、套种模式,助推农业转型发展。三是发展订单农业,挖掘农技潜力。不断探索药食同源新技术,先后组织技人员12批次深入田间地头,巡回开展技术指导。四是创新分配机制,增添内生动力。按照四二二约定比例,将经济收益资金分配到企户、,今年育苗收入可达10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增收90人。

二、聚焦品质生活,建设“百花园”

因地制宜营造四季花景。流转土地500余亩,注重点、线、面结合,引进紫薇、樱花、海棠等花木,发展特色花卉种植,建设百花园。二是抓实环境整治,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开展杜岗人居环境全域提升行动,新规划建设园林景观20余处,铺设景观草坪1000余平方米,布置花卉景观30余处。

三、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百茶园”

春晖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00亩,围绕园、林、路、渠”四大方向,打造生态百茶园。一是合理搭配,丰富品类选植优良早春系列茶种全程跟踪选种育苗等环节,分期分批采摘,确保茶叶优质高产。今年,园区产茶800斤,产值120万元。科学布局,茶旅融合。依托园区“基地”“茶厂”,谋划推动“茶旅”产业协同发展。围绕“企业+基地+茶农”目标定位,打造水土保持、生态茶叶、观光旅游基地。三是依托基地,市场运营。基地新规划建设民宿66户,观光步道2条,建成后可提供近固定就业岗位40季节就业岗位200,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增1.5万元。

 

泼陂河镇落子“三步棋”推动产业兴

 

泼陂河镇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辖区人文、资源优势,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有机水稻、苗木花卉、优质茶叶等特色支柱产业。

一、坚持党建引领,下好布局先手棋

一是组织机制有力。建立产业发展推进机制。持续健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泼陂河镇党建引领有机农业发展联席”,加强部门联动,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二是谋划部署超前。出台《泼陂河2021—2025来五年产业发展规划》,定期召开专题党委会,分析研判全镇产业发展形势。选定“一村一”产业发展方向,构建“村村有亮点、片片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支部引领高效。立林茶、果2个产业协会党支部,建立禾园农业、富民粮油合作社等产业党支部,实现“支部建在链上”。吸纳创业能人进入村“两委”,调整支部书记6,村“两委”13

二、做强第一产业,下好农产定盘棋

立足农业强镇基础优势,把做强第一产业作为全镇产业基本盘,持续巩固拓展农产业发展成果。一是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联合全镇75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成立禾园有机农业联合社,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全镇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2亩。二是培育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出台助企惠政策,加大对特色产业金融支持力度筑牢主导产业支撑今年,辖区“东岳玉叶”等茶叶品牌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万亩毛豆基地一期完成播种面2400亩;金吉禽业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全镇现有存栏200头以上养牛场8家,存栏500头以上养猪场11家。打造农产高质品牌。坚持品牌化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大力推广“东岳寺茶”“刘田瓜”“泼河鱼”等特色农产品,推动特色产业标准化、精品化发展“禾园有机鲜大米”通过“GAP认证”“SGS检测”等行业权威认证。

三、发展全域旅游,下好文旅妙手棋

一是打造特色文旅阵地。成功创建龚冲、徐楼、宋桥等国家级传统古村落,黄涂湾、汪湾等省级传统村落,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群;打造黄涂湾、黄大塘等全域旅游示范村,推进明清古街保护性修缮,形成以钟鼓楼亲子乐园为中心辐射各景点的全域旅游精品线路。二是培育文旅商业生态。建设钟鼓楼景区售货亭,面向社会开放竞租。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文旅产业新技能培训会3次,覆盖200余人次三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鼓励群众围绕旅游景点就近创业,开办农家乐、售卖手工艺品等,打造乡村特色商业圈。截至目前,钟鼓楼亲子乐园累计接待游客数10万人,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689个;东岳寺村大学生写生基地与多所高校、艺考培训机构合作,接待2600余人,经营收入达8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