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采撷】
●光山县探索“5G+智慧农业”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
●光山县签约南浦集团天然气产业链项目
●光山县推进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入”
【部门信息】
●光山县加快城市建设项目谋划储备
●城市管理局全力做好冬季供水保供
●自然资源局探索“1+N”远程异地多点评标新模式
【乡镇动态】
●凉亭乡发展林下经济带动农户增收
●仙居乡“三变”改革铺就乡村振兴路
●马畈镇扎实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槐店乡持续发展壮大油茶产业
●殷棚乡打造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
【信息采撷】
光山县探索“5G+智慧农业”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 针对浅山丘陵地区特点,按照连片规划、集中打造思路,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5G+智慧农业”技术融合,拓宽融资渠道,前移管护关口,将生产成本较高的“巴掌田”“三角田”改造为成方成块的良田,实现亩均增值230元以上。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7万亩,今年在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全县高标准农田占比达85%。
光山县签约南浦集团天然气产业链项目 12月13日上午,我县举行南浦(河南)环保有限公司天然气产业链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占地1000亩,分三期建设,主要生产以天然气为原材料的LNG、碳纳米管等新能源材料,预计总投资100亿元。项目落地将助力我县推动能源产业转型,走出一条科学引领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光山县推进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入” 供电公司积极降低企业办电成本,按照低压用电报装时限要求,投资安装变压器、计费计量装置及产权分界点线路,服务范围涵盖用电设备容量160千瓦以下的全县所有小微企业。截至目前,已办理低压接入企业3家,累计节省用电支出20万元。
【部门信息】
光山县加快城市建设项目谋划储备 聚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围绕提升县城品质内涵、增进民生福祉目标,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集中梳理一批经济效益明显、群众期盼、早晚要干的民生项目,谋划储备一批2023年城市建设类重点项目。截至目前,谋划储备省市重点建设项目45个,总投资241.9亿元,县重点建设项目79个,总投资193.7亿元。
城市管理局全力做好冬季供水保供 提前研判全县保供形势,完善严寒天气安全保供水应急预案。加强供水厂、加压站、测压点等重点机构设备设施运行情况、维护情况排查,做实做细冬季供水保供工作。截至目前,日均巡查供水管网35公里,消除隐患33处,发放防冻常识宣传单6000余份。
自然资源局探索“1+N”远程异地多点评标新模式 借助“1+N”远程异地多点评标调度系统和全流程数字化交易系统,辅以评审过程全画面监控、音视频在线交互系统等便利措施,实现评标专家资源共享、提高评标质效、提升区域协作水平、持续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已完成首例光山县“1+N”远程异地多点评标项目。
【乡镇动态】
凉亭乡发展林下经济带动农户增收 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将“两茶”作为主导产业,采取“油茶(茶叶)+林下中药材(菊花、迷迭香、苍术等)+畜禽养殖”模式发展立体循环农业。先后流转土地7000余亩,用于发展“两茶”、林下中药材种植及畜禽养殖,着力打造集绿色种植养殖、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通过延伸产业链,带动近30人长期稳定务工,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马畈镇扎实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强化工作统筹,压实各方责任,坚持不懈抓实抓牢扬尘污染、散煤管控、秸秆禁烧、禁燃禁放、国土绿化等专项治理。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对辖区企业、在建项目、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督导检查。截至目前,下发扬尘污染整改通知书52份,加装防尘设施20余个,排查整治露天烧烤摊6个,劝阻田间焚烧秸秆行为30余起。
槐店乡持续发展壮大油茶产业 打造以油茶为主题,融合科普宣教、休闲度假、生态康养等内容的开放运营公园。开发系列油茶文化产品,充分宣扬万海峰将军陈列馆红色文化,实现油茶产业发展与红绿文化、特色旅游有机结合。利用荒山荒坡新发展油茶9000亩,改造油茶园“低产油茶”1万亩,通过租赁承包、土地入股帮助6个村增加集体收入70万元,带动群众就近就业3200余人,精准帮扶脱贫户增收414户。
殷棚乡打造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 锚定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党员干部、志愿者走村入户持续深化理论宣讲、文化文艺、普法宣传、文明婚丧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引导群众摒弃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截至目前,累计发动志愿者70余名,志愿服务时达2000余小时,举办“孝老敬老”饺子宴16次、评选“三星文明户”15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