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规定,由光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制。全文包括概述,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投诉情况,县本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下步打算。
本报告所列数据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光山县人民政府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平台下载。若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光山县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联系(地址:河南省光山县平安路6号5楼535办公室;邮编:465450;联系电话0376-8858896)
一、概述
2018年,光山县严格按照政务公开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和三大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各项要求,有序有效推进全县政务公开工作,提高了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压实责任,促进政务公开工作常态化
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印发政务公开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和有关工作通知,细化分解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实施领域等政务公开工作任务,明确各有关单位主体责任。二是抓牢牵头责任。按照“谁牵头负责、谁组织落实”的原则,充分发挥牵头单位作用,构建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夯实督导责任。强化日常监督指导,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四是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将任务落实责任具体到人,确保各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二)完善平台,逐步实现信息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为提高基层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实效性,我县统一完善了政务公开平台各层级栏目建设,细化公开内容,从而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易获取、能监督、好参与,打通政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1.完善网上公开平台。一是针对公开责任单位,建立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公开栏目。全县统一拟定乡镇和部门政务公开共性栏目目录,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各单位按规范建立个性栏目,确保公开信息更加规范、有效。二是针对县政府本级,完善主动公开栏目。新增“发展规划”“建议提案”“重要会议”等栏目,并对部分栏目名称进行规范,确保公开内容更加全面、直观。三是结合重点领域信息公开需求,完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栏目。着重完善了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领域(以下简称“三大重点领域”)的公开栏目,新建“农村危房改造”“土地征收”“工程建设招投标”“重大建设项目”“脱贫攻坚”等栏目,并将栏目更新维护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四是充分利用“两微一端”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受众面,扩宽公开渠道。
2.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建设。按要求为县档案局、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配置档案柜、电脑、复印机、查阅座椅等相关配套设备设施,督促相关部门按要求提供政务信息纸质材料和电子版,极大方便了群众实地查询。
(三)强化培训,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
为全面提升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我县利用2天时间分3个场次,就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理论知识、业务要求、电脑实操,对全县专职、兼职政务公开工作人员280余人进行了培训。理论培训着重明确政策要求,深入细致地讲解了政务公开范围、主要任务、公开方式、规范化公开等;电脑实操培训采取视频教学、实例演示、学员现场操作和课后互动交流等方式进行,规范了平台操作、栏目设置、信息上传等。通过培训,各单位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操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狠抓重点,确保重点领域信息全面公开
严格按政策要求,着力推进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和“三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认真梳理、规范公开目录及内容,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明确栏目维护责任分工、标准、频次,做到每个栏目信息发布定单位、定人员、定责任;加强栏目维护检查,每周逐单位逐领域对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人工核查和后台统计,通报发现的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
(五)加强舆情处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为切实加强政务舆情应对工作,提升政务公开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县政府始终将该项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提升政务舆情回应处置能力,拓宽政府与群众沟通渠道。
1.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舆情应对信息网络。建立了由宣传、网信、公安和政府网管中心等组成的多位一体的政务舆情应对信息网络,强化日常沟通协调,将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第一时间”监测、收集、研判舆情信息,确保及时应对处置。
2.用活信息技术软实力,提高舆情应对硬实力。灵活运用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工具、舆情信息网址收藏等信息技术手段,及时收集整理网上网下舆情动态信息,提高信息分析、研判和处置能力。
3.充分运用各项工作机制,确保舆情回应处置工作成效。在日常工作中,持续抓好政务舆情快速反应机制、舆情诉求反馈机制和协同配合机制,密切监测收集苗头性舆情,特别是涉及经济社会重大政策、影响党和国家公信力、冲击道德底线等方面的政务舆情,做到及时预警、科学研判、妥善处置、有效回应。
二、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情况
(一)主动公开情况
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把政务信息主动公开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确保应公开尽公开。经统计,2018年度,我县共更新发布政务信息6534条、重点领域信息2300余条。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充分尊重群众知情权,严格按流程受理群众依申请公开,注重加强与申请人的主动沟通,妥善处理依申请公开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到依法有据、严谨规范、慎重稳妥。年度共受理依申请公开事项61件,其中网络申请57件、信函传真申请4件,答复办结率100%。
(三)回应解读情况
严格按政策落实政务公开回应解读工作,年度共发布规范性文件政策解读15篇,办理、回复群众留言136条,回应群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2次,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在线访谈10次。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8年,全县没有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投诉情况
2018年,全县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投诉情况。
五、县本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情况
县政府承办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93件,分别交由各相关部门进行办理落实,已全部按期办理答复完毕,办复率为100%。县政府承办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委员提案155件,分别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办理落实,已全部办理答复完毕,办复率达到100%。
六、存在问题
2018年以来,我县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虽有序推进,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部分单位政务公开工作缺乏针对性,公开内容不够全面,与群众的信息需求仍有差距;二是政策解读和公众参与有待进一步加强,政策解读形式不够丰富,公众参与不够规范;三是平台建设及栏目设置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七、下步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培训。以宣传教育、业务培训为抓手,提高业务技能,提升各单位对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为更好地开展政务公开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完善制度机制,为政务公开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机制保障。
(三)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加强对各单位的指导、监督,提升各责任单位公开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确保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
(四)进一步完善公开平台功能。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合理化设置公开栏目,进一步优化、完善信息公开功能,确保群众看得见、易获取、能参与。
(五)进一步强化督查考评。建立健全督查、考评常态化机制,通过督查、考评推进整改,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常态化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