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我县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决策部署,向社会发布当前我县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情况和业已取得的成效。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就我县优化营商环境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请问光山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开展了哪些工作?
县发改委主任李宗栋:针对信用信息归集难,数据迟报、错报、瞒报等工作难点,县发改委今年1月份投资65万元,在全市率先新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省市平台互联互通,目前累计归集共享公共信用数据信息1400多万条,信息目录覆盖率100%,双公示数据报送的错误率、迟报率均为零。大力推进信用承诺、信用分级分类、信用修复等工作,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梳理发布21个领域适用信用承诺制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735项,归集信用承诺及践诺信息56334条。组织35个领域以行业信用评价及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为依据,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评定市场主体信用等级11382家。探索为诚信者提供“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等便利措施,实施联合奖惩63次。截至5月底,全县线上“信易贷”共注册企业1355家,“信易贷”白名单企业120家,发放信用贷款187笔、获贷企业49家、信用贷款规模1.24亿元,信用贷款规模位居全市第一,助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着力在企业融资、行政审批、医疗服务、衣食住行等民生领域整合社会资源,让市场主体和群众切身体会到诚信带来的便利,在15个领域开展“信易+”创新应用。
记者:请问2022年光山县在政务服务便民利企方面有哪些改革性举措?
县政务大数据局局长管皓明:我县以推进“一窗办、一次办、马上办、就近办”为抓手,不断规范窗口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将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的收取材料、发放证照等业务流程与审批分离出来,统一交由第三方服务外包公司集中受理,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个窗口出件”。将政务服务大厅划分为4个综合服务区和 8个业务专区,减少专窗36个。在审批材料、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上做“减法”,梳理公布包括“我要补领营业执照”等在内的183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着力解决政务服务中办事慢、办事难等问题,注重统筹实施监管,线上实施“互联网+监管”,线下日常巡查、明察暗访、问责惩戒等措施。大力推进场所建设标准化,分批次对19个乡镇便民中心进行实地指导。统一县乡政务服务标准化要求,开展了专题业务培训8次,“以干代训”6期。常态化开展好差评工作,大厅平板电脑、二维码评价、支付宝小程序等终端好差评141719次,好评率100%。开展周六“延时预约服务”服务,全面升级“24小时自助服务区建设”,有效解决办事群众、企业“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下班时间没处办事”的现象。下一步,县政务大数据局将按照上级统一部署,铆定“美好生活看信阳,红色光山走前列”奋斗目标,主动对标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追赶标杆、对齐标杆、争创标杆,努力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
记者:请问市场监管局是如何发挥志愿者帮办团队作用,推行面对面帮办服务的?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王世军:在企业开办过程中,因网上提交申请材料不齐全、不规范,存在多次被驳回现象。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市场监管局抽调30名业务骨干组建了“志愿者帮办团队”,分布全县所有乡镇街区。企业因填报不规范在平台被驳回前,第一时间安排帮办志愿者与企业对接,采取面对面或者电话沟通方式,进行业务指导或直接帮助填报,确保第二次申报材料齐全、有效、合法。仅2022年新开办的673家企业中,已有327家企业享受到帮办服务。同时,为企业提供公章刻制、税务Ukey等帮办服务,以“大礼包”的形式,将执照、公章、税务Ukey一并送给企业。帮办团队积极推行“开办企业+N”延伸服务,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能力作风建设,持续探索“小切口”“小改革”“小创新”“小突破”,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到2022年底,力争实现开办企业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记者:请问光山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平台对企业办理建筑许可手续提供哪些便利?
县住建局局长杨晓峰: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城建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织,工改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负责工改的日常工作。工改平台真正做到了四个阶段的审批时限均为两个工作日,并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目标,把社会投资工业、仓储类办理总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社会类投资一般住宅项目(出让类)办理总时限压缩至17个工作日。利用“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优化了水、电、气、排水等市政公用服务接入,实现了四个阶段电子证照在线打印和审批单位的电子签章。县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对全域所有类型的项目免收不动产登记费,为企业降低了办理建筑许可成本。大力推行“联合验收即登记”,2021年有四个项目开展了联合验收,并对金地名都项目完成了“联合验收即登记”。县自然资源局出台了《积极推进“多测合一”改革实施办法》,并牵头对平煤神马集团光山新材料产业园超精细金刚石线项目等三个项目进行了联合测绘。目前,我县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均在平台上办理,2020年至今度我局累计接件235件,办结率100%,并联审批率93.56% ,位列全市县区排名第二位。
记者:请问平煤神马集团落户光山发展,对光山的营商环境感受如何?
平煤神马光山新材料产业园董事长陈国君:平煤神马光山新材料产业园落户光山后,从立项开始,就倍感光山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光山县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光山县人民的深情厚爱。项目一期用地246亩,光山县政府仅用22天时间完成土地填平补齐,支持力度、攻坚难度,前所未有。光山县委、县政府把项目作为“一号工程”,专班专责专门推进;县各职能部门躬身入驻,主动上门,土地证办好送到我们手中,为我们投资创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为了让企业更好地扎根光山,当地政府在土地、税收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扶持政策,用实际行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当地政府部门在王寨公租房和工业孵化园区为我们免费提供住房130余套,在先进制造业管委会免费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40多间。可以说当地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的举措很“接地气”,让我们感受到了光山县扑下身子、转变服务方式、全心全意为企业发展“撑腰鼓劲”,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的诚意和魄力。来光山投资建设两年多,我们也见证了光山县营商环境不断完善、逐步提升的过程。在各方大力支持下,项目建设进展迅速,深刻诠释了“平煤神马速度”和“光山效率”,企业实实在在体会到了这份情谊,并将永远铭记于心,感恩于怀。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加大在光山的投资力度,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